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安康市图书馆4·29新书推荐

发布日期:2019-04-29 发布者: 访问:2783

陈忠实:郑文华人物专题摄影作品选作者: 郑文华

索书号:K825.6/128,借阅地:二楼

《陈忠实——郑文华人物专题摄影作品选》是一部记录陈忠实人生历程的人物摄影作品集。书中精选三百二十多张珍贵照片,是迄今最为完备的陈忠实影集。作者郑文华先生供职于陕西省作家协会,与陈忠实长期共事,以近30年的时间跨度用镜头追踪陈忠实先生的人生脚步,以摄影形式记录下他参与的每一次重要的文学活动,留下了不可再生的历史照片。这本书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陕西文学、陕西人文的新面貌、新成就,具有很高的人文欣赏与珍藏价值。

陈忠实年谱作者:邢小利,邢之美

索书号:K825.6/1230借阅地:二楼

《陈忠实年谱》是陕西省作协著名作家邢小利、邢之美纪念的作家陈忠实先生的学术研究著作,也是继《陈忠实传》后的又一部力作。书中按年月记载了作家陈忠实一生的事迹、著述。而且还收录了陈忠实小传、陈忠实著作目录、陈忠实研究著作目录以及一些研究论文。此书的出版发行,将成为研究陈忠实先生生平、文学创作成就的珍贵历史资料。

陈忠实自选集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17.2/140借阅地:一楼

我越来越相信创作是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完全是个人的独特的体验,所以文坛才呈现千姿百态。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这是一个生活演变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我不过是竭尽……全部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来展示我上述的关于这个民族生存、历史和人的这种生命体验……在陈忠实的笔下,历史不再是一部单线条的阶级对抗史,同时也是一部在对抗中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历史;历史不再是一部单纯的政治史,同时也是一部经济史、文化史、自然史、心灵史;历史的生动性不只是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展开,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为生动,更为丰富,更有诗学的价值。本书收编陈忠实的优秀小说作品等。

陈忠实解读陕西人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7/11借阅地:一楼

陈忠实,其作品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这位秦地作家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描摹着陕西关中地方的山水人情。他的作品取材本土,笔墨稳实醇厚,语言富于陕西“土”味,真实生动地呈现出近现代以来陕西人的生活变迁、陕西当地的风物民俗,在文字中深刻挖掘陕西文化的精髓。
本集编辑收录了陈忠实的小说与散文作品26篇(含改编其作品一篇)。通过不同体裁的文本,可摸到陕西人“生冷倔硬”的脾气性格,品味陕西人在时代变化中恪守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体会陕西人对乡土的眷眷深情,打开当代人看陕西的一扇窗。

陈忠实小说自选集.短篇小说卷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7/20,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本卷收编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的《信任》等优秀作品47篇。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着泥土的芳香,或者幽默,或者冷峻,对中国社会的角角落落和各色各样的人进行了深刻描绘。

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中篇小说卷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5/181,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陈忠实,一个厚积薄发的作者,1993年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该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1942年6月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五卷。《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塬》获第四届矛盾文学奖(1998)。

陈忠实短篇小说选萃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7/847,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本书所辑短篇小说,保留作者亲自为西安出版社1993年版《陈忠实短篇小说选萃》选编的短篇小说23篇,另增选作者之后所著短篇佳作《日子》《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李十三推磨》,共计26篇,以写作时间排序。在陈忠实著的《陈忠实短篇小说选萃》中,作者以劲拔沉健的独特笔触,生动细致地描摹出了陕西关中这方厚土上一幅幅撼人心魄、令人感喟的生存图景;也正是从这些作品中,孕育出了波澜壮阔、雄奇史诗般的长篇巨著《白鹿原》。

蓝袍先生: 陈忠实获奖小说自选集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7/21,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蓝袍先生》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小说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蓝袍先生》是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集,书中不仅包括他过去的中短篇小说佳作,也酌选了他最新的中短篇小说名篇。

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长篇小说卷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5/182,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

关于一条河的记忆:陈忠实散文精选集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67/652,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散文是智慧的结晶,哲理是升化,历史的记录。它“是在一个民族摆脱了自然纯朴状态而进入更为自觉的人为的文明生活的时候”出现的,是人类进入文明期的一个显著标志。 现代散文一方面从不同侧面描绘出时代的风云,社会的动向,由此促成了体式的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从而酿成千姿百态的风格流派。《关于一条河的记忆(陈忠实散文精选集)》精选名家经典散文佳作,他们包括从维熙、韩少功、蒋子龙、张海迪、梁衡、陈忠实、张炜等著名作家经典作品。品味名家佳作,让思想与文字的艰深变得亲切轻松,陪伴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本册为品读名家系列之《关于一条河的记忆》(陈忠实散文精选集)。
《关于一条河的记忆(陈忠实散文精选集)》精选了陈忠实的经典散文佳作,涉及内容广泛,书写方式“天马行空”,让你在或捧腹或黯然中回想起过去的“那些事,那些人”,慨叹生活,赞美青春。

陈忠实传作者:邢小利

索书号:K825.6/115,借阅地:二楼借阅室

 本书是一部饱满地展现了陈忠实已走过的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的人物传记。作品将陈忠实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中国文学互动的时空之中,生动、丰满、真实、立体地还原陈忠实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人生,展示陈忠实的人格魅力与处世风骨。

走向诺贝尔:[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陈忠实卷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8,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本卷共收入作者在各个时期所创作的力作,包括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康家小院》、《四妹子》,短篇小说《日子》、《腊月的故事》等六部作品。

我与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67/1171,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我与白鹿原》收录了陈忠实《白鹿原》创作手记、"我与白鹿原"演讲原文,以及获奖、好评兼具的七篇代表性散文。从这本书里,可以饱览白鹿原背后的故事。

我与《白鹿原》:《白鹿原》的缘起和创作过程。

寻找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描述了《白鹿原》人物的前世今生。

创作感受谈:"文学是个迷人的事业。我迷恋文学几十年,历经九死而未悔。"

饭事记趣:文学是一碗强人吃的饭,陈忠实就是强人中的强人。

原下的日子:荣获2004年《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

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荣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

忠诚的朋友:陈忠实回溯过去,描述走上文学道路的点滴。

愿白鹿常驻此原:《白鹿原》相关的感慨。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57/1069,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白家人沿袭村子里的族长,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过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他终生,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他的长子。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

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后代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离开村子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鸦片,将家败光,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因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白鹿原头信马行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67/1077,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白鹿原头信马行》是陈忠实2016年2月底授权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30年间的70多篇散文。作品中既有对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精细描绘,也有对于自己所到之处的速写;既有对于关中大地、西安古城的建议和辩正,也有对于白鹿原下老宅生活的记录和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既有入选教材、中学语文阅读试卷的典范作品,也有之前传播不很广泛的优秀文章……整个作品展现了陈忠实30年间的生活和创作的整体面貌,是读者了解陈忠实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记录陈忠实的珍贵资料。

日子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7/779,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陈忠实的短篇小说《日子》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只是一对农民夫妻日常生活的描述,作家以现场实录式的叙事结构、个性鲜明的人物勾勒、质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的叙写中展示出极为深厚的内蕴,在平实素朴的叙述里表现出炉火纯青般的艺术功力,作品在平淡质朴中充满着独特的艺术魁力。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写,描述 “我” 回到故乡白鹿原,发现滋水河边一对夫妇支着罗网筛石头。小说以现场实录式的叙事结构展开叙写。开篇对于滋水河边这对夫妇支罗网筛石头远景式的描写,交代了他们重复着这种单调的劳作已经十六七年了,为下文 “我”与这对夫妇的对话作了铺垫。小说以早春中午、早春傍晚、麦收暮色三个场景的叙写,展示这对夫妇的人生与心理。

记忆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67/33,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最初的记忆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构成了作家陈忠实的散文世界。哪怕仅仅是对一条河的气息和蜿蜒的回忆,也足可以支撑起岁月的温情和悸动。从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写下的《汽笛、布鞋、红腰带)》一直到2011年11月2日写出的《一个人的邮政代办点》,陈忠实在这16年间写下的重要的散文都辑入了本书中。生命形态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发的清香,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的原生态的乡村记忆、成长记忆、收获记忆、摔打记忆……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爱的记忆。所有的记忆,就这样,从容进入了陈忠实的笔端,每一个文字都是庄稼地里的种子,沉实地长成一片。

释疑者作者:陈忠实

索书号:I247.7/186,借阅地:一楼借阅室

《释疑者》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陈忠实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蓝袍先生、日子、作家和他的弟弟、猫与鼠,也缠绵、李十三推磨、晶莹的泪珠、旦旦记趣、生命之雨、告别白鸽、关于一条河的记忆和想象、原下的日子、贞节带与斗兽场、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在好山好水里领受沉重、接通地脉等文章。